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这一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引发了广泛争议,并对全球汽车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方迅速作出反应,宣布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包括对大排量汽车和皮卡加征10%的关税。此举显示出中国坚定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心,并将美方的征税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北美汽车产业链造成了严重冲击。北美汽车产业高度一体化,历经《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美墨加协定》,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的汽车产业链在过去数十年间已经形成了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墨西哥作为各大汽车制造商面向美国市场的重要出口基地,其生产的汽车约有90%用于出口,其中近80%出口到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无疑将对墨西哥的汽车工业构成生存威胁,同时也将导致美国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上升。
多家跨国车企纷纷表达了对关税政策的担忧。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表示,如果关税持续下去,将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并对美国就业产生不利影响。通用汽车也表示,如果加征关税,该公司可能会将部分皮卡生产迁出墨西哥和加拿大。沃尔沃汽车则计划充分利用其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以应对关税挑战。
此外,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瞄准了欧盟。他计划很快对欧盟产品征收关税,这一消息立即引发股市震荡,多家欧洲整车及零部件厂商股价迅速走低。欧盟委员会及多家领导人声称,若美国加征关税,欧盟将坚决回应。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加剧了贸易冲突的风险,还对全球汽车产业链造成了严重冲击。多家车企面临生产调整和成本压力,消费者则面临购车成本上升的挑战。国际社会普遍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纷纷采取反制措施以维护自身权益。
在此背景下,全球汽车业需要寻找应对之策以减轻关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车企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加强沟通和协商,以寻求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维护全球汽车产业的稳定和繁荣。
综合整理自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