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东方港湾展览] , 进入 2025杭州国际汽配展
首页 > 头条 > 文章详情
这个小赛道竟引得多数车企“折腰” 行泊一体成为自动驾驶新“风口”
81

近日,比亚迪宣布,将在其部分车型上配装高性能、大算力芯片,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行泊一体解决方案,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功能,相关产品最早将于2023年上市。

在这次官宣中,“行泊一体”成为一个关键词。这个让人多少有些陌生感的词汇,近一段时间以来却在行业内越来越“火”,尤其是自主供应商纷纷就此展开行动。究竟行泊一体解决方案有何市场吸引力,“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市场形成新的“风向标”

据了解,随着“新四化”的发展,整车电子电气架构逐渐开始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硬件、软件不同方面的配合。基于现有的软硬件水平,行泊一体应运而生且热度不断上升。在整个产业链条上,处于上游位置的芯片供应商,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

黑芝麻智能2020年发布的华山二号A1000芯片,今年正式进入量产发货阶段。据悉,这是国内首款单芯片支持L2+级自动驾驶,同时集成低速泊车功能的产品。黑芝麻智能也就此打造出国内首个通过车规级认证、处于量产状态的单芯片支持行泊一体域控制器自动驾驶芯片平台。今年1月,黑芝麻智能宣布与智驾科技(MAXIEYE)达成战略合作,打造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及高低速一体式(行泊一体)架构的主流需求方案。

此外,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上,寒武纪行歌执行总裁王平透露,今明两年该公司将正式发布两款自动驾驶芯片。其中,SD5223面向L2+级自动驾驶市场,最大算力超过16TOPS,单颗SoC(系统级芯片)可实现行泊一体功能,将于今年年中发布,支持自动驾驶系统向10万元左右的入门级车型覆盖。

域控制器行业也闻风而动。去年8月,东软睿驰率先发布了面向自动驾驶领域的行泊一体域控制器,通过泊车与行车功能的集成以及传感器的共用,可实现L2+级自动驾驶的增强感知能力,提高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根据最新消息,该款产品的升级版已拿到多款车型的前装定点,实现了量产配套。

在供应商越来越活跃背后,是车企对智能网联功能落地的积极推动。比如,小鹏汽车P7凭借配装的德赛西威IPU03域控制器,实现了行泊一体,支持高速场景下的上下匝道、自主变道,城市道路的塞车自动跟车,低速场景下的自动泊车及代客泊车等功能。理想汽车、上汽R等品牌,近期也发布了配备行泊一体功能的车型规划。

“市场需求密集出现,并且开始小规模放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如果从技术角度做粗略的概括,将原有各自独立的行车、泊车控制系统集成,必然带来成本降低、功耗减少、重量减轻的可能性,同时也会优化整车控制系统的复杂度。”

行泊一体化 大幅降低成本

多个供应商的行车辅助和泊车辅助功能采用了分离式行车、泊车功能开发的模式,但这一方案也同样存在着成本高的问题。知行科技推出了行泊一体域控制器,仅通过一个域控制器可以同时实现行车辅助和泊车辅助功能。

这也是知行科技能够收获众多车企青睐的原因。我们认为知行科技在以下方面有着独特的建树。

目前汽车中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数量越来越多,传统的分布式架构已经无法满足计算需要,因此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开始从分布式走向集中式,以域为单位的DCU(域控制器)集成化架构逐步落地。

知行科技开发出了一套行泊一体域控制器——IDC,该产品可以支持兼容国产芯片,支持多传感器融合,支持跨平台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环境,提供开放的开发环境,支持云和大数据闭环开发,提供持续的OTA升级。

知行科技的IDC打通了软件和硬件,硬件方面支持ISO 26262 ASIL-B(D)功能安全等级,支持扩展大算力平台的持续迭代升级,还提供了丰富的接口,方便客户的灵活配置。

算法也是非常核心一点,可以使软硬件高效解耦,因此上层应用可以在不同的平台移植,显著降低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

基于这一套域控制器,知行科技推出了IDC MID和IDC HIGH两个版本。其中IDC MID可以实现NOA及L2级行车功能、HPA记忆泊车和360全景功能,这套产品将会在下半年量产。

IDC MID采用4R5V的硬件配置,通过融合环视摄像头实现NOA,成本大幅降低。为了实现这一功能,知行科技已经进行了上万公里的测试,对很多的特殊场景进行了测试,基于数据闭环的车队验证开发工作已全面进行。

目前知行科技还推出了一套影子模式,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回传到云平台,完善功能算法,可以对产品持续迭代,不断保障导航辅助驾驶的安全性。

而另一方面,知行科技的IDC MID也可以支持记忆泊车功能。用户只需要驾驶车辆在停车场完成一次泊车的教学,车辆就会自动生产路线图。

当车辆再次到达这一区域,就会提醒用户开启记忆泊车功能,车辆可以自动绕障,并搜索车位,完成泊车任务。据了解,后续知行科技还将会迭代跨楼层的记忆泊车。

在具备行车辅助驾驶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自动泊车。知行科技在最大程度上帮用户提升了用车的舒适性。

此外,知行科技的IDC MID还提供了360全景功能。通过多视图虚拟相机技术、动态拼接技术、GPU高精车模渲染等技术,用户可体验逼真的周围驾驶环境及交互,可以很好地规避一些因为视觉盲区而导致的危险。

总的看下来,知行科技的IDC MID已经具备了多项优点,一个域控制器让产品的维护更加简单,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此外,产品的软硬件配置更加灵活,高中低配可以共用一套方案,架构可以预埋,功能的迭代也更加高效。

导航辅助驾驶快速普及 众多供应商入局

导航辅助驾驶目前已经成为车企的主要发力点,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开始接触到这一概念并且已逐步接受。

那么导航辅助驾驶究竟是什么?导航辅助驾驶的核心是Navigate(导航),简单来说就是,基于用户设定的导航路线,车辆可以在高精地图所覆盖的高速、快速环线、城市道路等结构化道路中实现从A点到B点的自动驾驶辅助,目前比较火热的NOA、NGP、NOP、NOH、NOM等都属于导航辅助驾驶。

多个车企都是凭借这一新功能,打开了更大的市场。

目前智能汽车行业的领跑者特斯拉就是最早推出NOA功能的车企。2018年10月,特斯拉正式推出了NOA功能,开辟了高速路段上从入口到出口的自动驾驶,可以提供自动变道、超车和进出匝道的功能。这项功能也成为了特斯拉的一个标签,成了销量的杀手锏。

之后,国内新造车势力蔚小理也开始快速推进导航辅助驾驶。2020年10月,蔚来成为全球第二家向用户提供导航辅助驾驶的车企;紧接着小鹏也在2021年的1月份正式开放了导航辅助驾驶;理想汽车也在2021年12月份正式推出了导航辅助驾驶。

现阶段,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蔚小理,其导航辅助驾驶功能都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标签,其用户对于这一功能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记忆泊车也是蔚小理的一项王牌技术,尤其像小鹏汽车已经推出了跨楼层的记忆泊车。

这也助推了其他车企对于这一产品的需求,因而目前国内的主流车企如长城、吉利、广汽等都开始在这方面发力。

前装市场已具备升级基础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国内新车前装标配同时搭载ADAS+APA功能上险量为190.57万辆,搭载率首次突破10%。

与此同时,与行车ADAS的传感器及域控制器的复用(行泊一体化方案)技术的成熟,也在快速降低低速泊车功能的开发成本。这意味着,过去分离式行车、泊车功能开发的模式正在受到性价比的挑战,对于车企来说,具备成本优化的潜在空间。

比如,德赛西威量产的域控制器,可以实现360度全方位感知融合并做出安全的决策及控制,同时提供低速场景下的自动泊车APA以及代客泊车AVP等功能,用同一个控制器配合不同传感器配置来实现功能。

而在去年11月,MAXIEYE完成了由德赛西威领投的3亿元B轮融资,主要用于补充乘用车和商用车智能驾驶产品的规模化量产落地投入,以及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储备。

此前,MAXIEYE已经对外宣布支持行泊一体、可实现自动领航辅助驾驶的MAXIPILOT®2.0也已经进入到开发后期,2022年将实现量产。而此前德赛西威已经在国内前装全景环视、融合泊车细分赛道占据市场领先份额。

看到这个新赛道机会的,还有传统仅仅涉足行车ADAS的外资Tier1。

比如,大陆集团去年通过投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Kopernikus Automotive,进入自动代客泊车(AVP)的量产市场,同时覆盖整车工厂和物流中心的车辆自动下线泊车场景。

同时,除了扩展自家的超声波传感器,大陆集团在记忆泊车功能上也准备搭载近程毫米波雷达。目前已经推出的第六代长距离角雷达,与前雷达共用一个软件和硬件平台,大幅降低复杂性和开发成本。

另一家传统Tier1巨头采埃孚,则是计划于2022年底在中国品牌汽车制造商的车型上首次搭载自动代客泊车系统。同时,该公司对天瞳威视进行了战略投资,双方将共同开发这套系统。

在采埃孚中国电子与驾驶辅助系统事业部工程总监邢勋看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来泊车需求的增长,针对停车难这一市场诉求,低速泊车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而截止2021年底,中国市场L1-L2级新车ADAS产品的主要Tier1仍然是外资企业。但在全景环视及泊车功能上,国产供应商已经实现突围并进入头部市场份额。尤其是在软件算法及硬件选择上更为开放的国产方案,优势明显。

从去年开始,国产供应商们陆续拿到了前装乘用车ADAS量产定点项目,在国际巨头盘踞的ADAS市场实现了突围。而一些自主品牌也在尝试与国产供应商进行全栈智能驾驶算法的联合研发。

以MAXIEYE为例,该公司的第一款面向乘用车市场的智能巡航功能产品MAXIPILOT® 1.0,已经或即将在国内多款自主车型实现首度量产。同时,该公司也在充分发挥国产化优势,依托更低的硬件成本,实现更优体验的产品方案,满足10万元级车型的标配需求。

满足“愿意用、用得起”两点核心需求,围绕科技平权下“人人可享”的智能驾驶产品理念,支持行泊一体,可实现自动领航辅助驾驶的MAXIPILOT®2.0,将是MAXIEYE真正撬动智能驾驶规模化落地的利器。

这一次,以MAXIEYE为代表的国产行泊一体全栈方案商,正在对传统智能驾驶前装供应商市场格局发起挑战。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这已经不是过去几年“简单”地对标Mobileye、博世等玩法,而是国产供应商之间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并瞄准部署高阶市场。

来源:贤集网

点赞 0
收藏 0
字数 0/1000
发布评论
评论信息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