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东方港湾展览] , 进入 2025宁波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售后市场展览会
首页 > 头条 > 行业 > 文章详情
合作井喷!汽车供应链企业掀起合作新高潮
328

刚刚过去的4月,汽车供应链领域的合资合作迎来一波新高潮。

从智能座舱跨领域技术融合,到自动驾驶全链条生态共建,再到核心零部件的资源整合,汽车供应链企业正打破传统边界,以“同行即伙伴”的姿态掀起合作新高潮。

合作井喷

供应链掀起“跨界联盟”风暴    

近来,跨国与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一系列合作案例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与此同时,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同样成果丰硕。

汽车电子供应商伟世通与字节跳动旗下的火山引擎达成合作,共同发布基于AI大模型的下一代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伟世通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深厚积累,与火山引擎在 AI 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能力相结合,有望为智能座舱带来更具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

博世与地平线在车展期间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博世在汽车行业的丰富经验与地平线在智能驾驶芯片算法上的优势互补,将共同为车企开发辅助驾驶系统,助力智能驾驶技术进一步发展。

4月23日,星宇股份、欧冶半导体、晶能光电在上海车展签署战略协议,联合发布全球首款全自主iVISION 智眸大灯,形成从芯片、算法到光源的100%国产化闭环,极大提升了本土供应商在智能车灯领域的整体竞争力,预计将加速智能车灯35%的市场渗透。同一天,黑芝麻智能与英特尔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整合双方在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芯片技术,共同开发舱驾融合平台,并计划在2025年Q2推出参考设计。

4月24日,均联智行与保隆科技签署战略协议,聚焦L2~L4级智能驾驶及座舱技术研发,双方将整合软硬件优势,联合开发行泊一体方案及城市NOA预埋架构,目标在2025年落地3款量产车型,其中包含30万级高端电车。另在此前一日,保隆科技与蒂森克虏伯倍适登签署协议并达成战略合作,将携手为全球汽车悬架市场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四维图新在车展发布“数智共生”战略,联手高通推出高性价比智驾方案,聚焦行泊一体与舱泊一体,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性价比领域的突破。中国汉德车桥与全球技术企业盖瑞特签署协议,联合开发新一代商用车电驱动桥,以应对高油耗、高排放挑战,整合技术优势的同时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有望降低20%的维护成本。

内卷、脱钩与转型压力下    

合作成“破局密钥”    

当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汽车供应链企业为何纷纷拥抱合作,掀起行业协同发展新热潮?

保隆科技总裁张祖秋认为,当下,汽车供应商普遍面临诸多挑战,合作成为应对困境的重要选择。在国内市场,新业务、新技术领域竞争激烈,整车企业为降低成本,向供应链施加巨大压力,使得降本增效成为迫切需求,这就要求供应商避免研发重复投入,实现产品互补,共享供应链资源。

放眼全球,关税问题给供应链带来更多挑战,脱钩风险加剧,促使企业思考在全球布局上开展合作的可能性。欧洲市场同样不容乐观,市场需求疲软、新业务转型需大量投入等问题,合作成为满足各方需求的有效途径。

以保隆科技和蒂森克虏伯倍适登的合作为例,蒂森克虏伯倍适登是著名的高性能减震器品牌,目前,在国内保隆科技作为一级供应商,蒂森克虏伯倍适登作为二级供应商,已有业务配合。而在欧洲市场,双方角色互换,倍适登作为一级供应商,保隆科技作为二级供应商。保隆科技期望超越传统的供应商关系,在产品开发阶段就实现紧密配合,无缝连接,从而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此外,双方还在探讨全球布局、售后市场产品及业务渠道等方向的合作,寻求更多合作可能性。

“总体来看,新业务新技术迭代加速,国内市场内卷严重,市场格局瞬息万变,宏观经济形势不佳,再加上关税战引发的供应链脱钩风险,这些环境变化都推动着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纷纷选择合作,以应对当前的复杂局面”,张祖秋说。

下一站

供应链合作将愈发深入广泛    

正如不久前,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202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所说,全球贸易尽管遭遇了逆流,但新的合作机遇不断涌现,全球供应链化身“世界共赢链”,让中外企业持续共享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

张祖秋判断,未来,汽车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将愈发广泛深入。原因在于,通过合作,企业能够分担风险、分散投资,实现协同效应,甚至在资本层面开展深层次合作。

当下,外资供应商与国内供应商的合作、合资现象增多,这是外资企业融入中国汽车产业链、实现本地化的必然需求,同时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也需本地化,而合作是实现本地化的良好方式,可规避风险、降低投资成本。“对于汽车行业整体而言,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优于内卷式竞争,能够提升行业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张祖秋说。

诚然,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合作,汽车供应链企业可以在采购、生产、研发等环节实现成本节约。例如,联合采购可以提高议价能力,降低原材料成本;共享生产设施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这些成本的降低将有助于整车企业降低产品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零部件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空间。

合资合作有助于汽车零部件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内企业可以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利用外资企业的国际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同时,外资企业也可以借助国内企业的本地化优势,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实现互利共赢,加速汽车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在全球化逆流与本土需求的碰撞中,汽车供应链的合资合作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与突破的“必答题”。当技术共享取代单打独斗,当资源整合打破地域局限,这条 “世界共赢链”终将汇聚成推动行业变革的磅礴力量。

来源:中国汽车报

点赞 0
收藏 0
字数 0/1000
发布评论
评论信息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