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 Power研究:新能源“新”车型表现不及延续车型 加速仍需关注品质
2023年6月1日,上海 — 全球领先的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 |君迪 今日正式发布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质量研究SM(NEV-IQS)。研究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质量问题数为173个PP100,相较于2022年增加了21个PP100。其中,设计缺陷问题和新能源汽车特有问题所占比例增加,反映出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同时,质量稳定性仍有待提升。
宁波汽配展
2025年!上汽集团计划固态电池量产车销量破10万辆
5月31日晚,上汽集团和清陶能源签署增资扩股协议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2025年实现固态电池技术“10万辆级”大规模量产落地。
宁波汽配展
为何说易四方和云辇技术,打破了BBA的最后一扇城墙?
近十年来,自主品牌冲击豪华的尝试一直未停下过,包括燃油车时代的红旗、领克、魏牌,以及新能源时代的“蔚小理”,但从技术、价格等多个方面都能看出效果并不理想,未达BBA“腹地”。
宁波汽配展
低价新能源车将重塑市场?
众所周知,由于当初新能源汽车成本较贵,售价一直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过后来随着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原材料降价等原因,车企开始下沉市场,新能源车也逐渐步入到了大众化消费的时代。
宁波汽配展
新能源汽车下乡撬动大市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正式颁布。《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户籍居民在户籍所在地县域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消费券等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专项支持政策等。
宁波汽配展
“卷”进油电同价时代,动力电池如何降本增效?
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正朝着配置越来越高,售价越来越具性价比的趋势发展,在这样内卷加剧的情况下,若不丢掉竞争力,新能源车企只能将产品提质降价。然而这对大部分新能源车企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毕竟目前真正盈利的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所以综合来看,产品提质降价的背后,整车成本的降低或将是别无选择的路,而占据整车成本较大比重的动力电池,降本似乎更是迫在眉睫。
宁波汽配展
32家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IPO动态更新:8家上市在即!
虽然在经历了2022年的高速增长后,电池新能源产业链2023年开年有点“冷”,但不可否认的是,锂电赛道仍是大有可为的黄金赛道。展望未来,研究机构EVTank同样分析,未来十年,锂离子电池仍然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主要电池技术路线。
宁波汽配展
总投资约15亿元,华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开工
5月28日,华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在沈阳铁西区举行。据悉,华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将由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总投资约15亿元。园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研发及检测中心、工业厂房、综合办公楼以及相关附属设施。
宁波汽配展
特斯拉推出新充电优惠,鼓励得州消费者购买Model 3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正在吸引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消费者购买新的Model 3,该公司将提供新的充电激励措施,允许车主在家中免费充电一年。
宁波汽配展
回应长城举报争议?比亚迪:常压油箱也可达标
5月29日,比亚迪在深交所的互动平台上就近期业界关注的问题做出了回复。比亚迪表示,其自主研发了常压油箱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术,能符合蒸发排放法规标准。同时,比亚迪愿意向所有汽车同行免费分享核心技术的控制策略和原理,以及专利成果。
宁波汽配展
发现
我要发布
吉利成阿斯顿·马丁第三大股东
增持阿斯顿·马丁股份至17%成第三大股东 吉利全球化版图再扩张
宁波汽配展
CAPAFAIR 2022 最终展位图
延期至2023年3月1-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2022宁波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售后市场展览会”录得来自 全国15个省市区的712家行业企业参展,具体展商及其参展展位如下图:
张艳
1
油封,密封件
外贸立轴油封,密封件
李建卫
浙江多地深夜官宣: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乘地铁等不再扫场所码
12月4日,杭州、宁波、温州、台州、绍兴、嘉兴等地发布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通告。
宁波汽配展
中汽协:1-10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1898.3万辆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年1-10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1898.3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4%。
宁波汽配展
宁波: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由48小时调整为72小时
宁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调整全市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的通知》。自11月20日0时起,全市范围内居民及其他在甬人员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由48小时调整为72小时。未按时完成核酸检测的人员不得进入公共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对重点行业人员核酸检测频次,继续按市防控办相关要求执行。
周华杰
工信部近日批复组建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
工信部近日批复依托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噐组建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 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依托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组建,建设地位于浙江宁波,股东单位充分汇聚了浙江、江苏、广东等14个省份的行业创新力量。创新中心面向石墨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围绕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石墨烯材料产业化应用和石墨烯行业质量提升等研发方向,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支撑打造贯穿石墨烯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价值链的创新体系,助推我国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
周华杰
1
1至8月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达539亿美元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汽车零部件出口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宁波汽配展
董明珠确认格力正为特斯拉供应底盘:为零部件提供装备支持
格力电器称该公司正在为特斯拉零部件制造提供装备,并表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公司已向全球多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装备支撑。
宁波汽配展
继续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宁波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20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对宁波这样的制造业大市而言,单项冠军企业的数量是城市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链高级化、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2022年10月24日,工信部委托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计划单列市,公示了第七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和第一批、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复核通过名单。宁波新增20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入围名单,新晋企业数量与深圳并列全国城市第一。加上前6批入围名单,宁波累计拥有单项冠军企业(产品)83家,继续位居全国城市首位。第七批也创下我市单批次入围企业数量新高。宁波此次新晋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产品10家,总计20家,全市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增至83家。在此次新入围的20家单项冠军企业中,4成企业来自汽车零部件行业,包括均胜群英、宁波高发、圣龙股份、震裕科技、容百科技等。在新能源汽车浪潮下,宁波汽车零部件单项冠军企业纷纷跑马圈地。作为宁波老牌零部件企业,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胜群英)从2018年起就锚定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聚焦智能座舱与充电桩领域,开启新一轮转型升级和技术攻坚。据半年报披露,今年上半年,均胜群英新能源业务势头强劲,实现营收2016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27.45%,已成为公司重要增长极。目前,均胜群英已经成为包括特斯拉、蔚来、理想、赛力斯等品牌的战略合作伙伴,订单规模大幅上涨。而目前夏厦精密、圣龙股份等宁波单项冠军企业也在新能源领域大展拳脚。关键基础件、高端装备、新材料也是孕育宁波单项冠军企业较多的行业。根据记者统计,全市8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最为集中的行业是关键基础件。在本批新晋企业中,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大力德)就是典型代表,其生产的微特电机、精密减速器、机器人结构本体等产品是国产工业机器人中的核心关键基础件。在近25年的创业历程中,中大力德研发的产品逐步改变工业机器人领域进口产品一边倒的格局——研发的“机器人摆线针轮精密减速器”中标国家工信部2017年工业强基工程;“永磁无刷电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列入国家火炬计划;“VRSF-78VR20-200”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摆线针轮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入选浙江省首台套;……中大力德已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核心企业。从单项冠军企业区域分布看,全市拥有单项冠军最多的区域为鄞州区,其次是北仑区、余姚市。公开资料显示,深圳第七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入选数量为20家,北京入选数量为18家,上海、杭州分别为11家、8家。加上前六批入围企业,深圳、北京、上海、杭州的累计入选数量分别为67家、56家、38家、34家。尽管目前仍有部分城市未公示第七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入选名单,但宁波全国单项冠军“第一城”的位置可以说是非常稳固。此外,在第一批、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复核通过名单中,宁波企业也全部通过,没有一家掉队。宁波能够不断有大量企业新晋国家级单项冠军,充分体现了宁波制造业专注、创新、敏锐的冠军气质。宁波的83家单项冠军企业平均“年龄”超20岁,都是通过深耕行业练就了一身本领。《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发展报告》显示,宁波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明显优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2021年,527家宁波单项冠军企业平均营业收入达14.54亿元,是规上工业企业平均营业收入(2.55亿元)的5.69倍;平均利润1.34亿元,是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0.20亿元)的6.88倍。同时,宁波单项冠军企业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也均明显优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2021年,527家宁波单项冠军企业亩均税收为60.66万元/亩,是同期规上工业亩均税收(49.10万元/亩)的1.24倍。
宁波汽配展